
3月12日上午,学校AI赋能高等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和平校区崇德楼10号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王光亚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恒君主持。

王光亚围绕AI大模型对推进我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实挑战与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等方面作讲话,他指出,一是打造“数智融合”教育新范式。要聚焦技术融合,深化DeepSeek等软件本地化部署,定制、开发财经领域垂直知识库,构建专属知识图谱;要聚焦设施升级,建设弹性算力资源池,建立数据分级防护机制,统筹建设安全防护体系;要聚焦生态重构,开展教师队伍“AI+”专项培训,搭建产教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学情数据驱动的学生个性化指导等。二是构建“人机协同”育人新生态。要在培养方案中增设“AI与财经前沿”“大数据伦理”等通识课程;开发基于AI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实训平台;推广“翻转课堂+AI辅助”混合式教学,建立AI助教系统。三是打造“技术赋能”研究新范式。要依托重点实验室开展AI驱动的区域经济预测、绿色金融风险评估等研究,产出标志性成果;探索AI大模型在“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的理论突破;积极探索与科技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共建AI财经联合实验室。四是构筑“数字财经”学科新高地。要做好传统财经学科中嵌入AI技术模块的顶层设计,积极培育“智能金融”“智慧财税”等新兴方向;要加大AI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做好“双导师制”,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设立“AI赋能教育”专项人才基金,支持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技术创新研究;筹划“财经大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宏观经济数据、企业案例库等资源。五是筑牢“道德伦理”安全新防线。要制定《AI技术教学科研应用指南》,建立AI生成内容标识与审核制度,明确学术诚信红线;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严格管控师生隐私等信息安全风险。
黄恒君强调,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度重构教育生态、创新范式和治理模式,成为赋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他指出,要用AI 赋能教师教学,鼓励教师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数字化教学,推进数字化教材的建设;要用AI 赋能学术研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科研效率,助力科学研究;要用AI 赋能教育管理,通过人工智能提升管理的效率与决策的科学性,减轻工作负担。
会上,教务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科技处的负责同志,甘肃省数字经济与计算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智慧商务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代表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围绕座谈主题,就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推动高等财经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做了研讨发言。
学校办公室、人事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技处、后勤处、国资处、研究生院、信息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的相关负责同志,各二级学院院长,各省级科研平台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撰稿 张钦/摄影 张雪莹/审核 程贵/编辑 张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