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科技创新新理念 激发科研创新新活力
全面推动我校科研工作上新台阶
2017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校党委确定的“明确导向、突出特色、注重创新、重点突破”工作思路和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科研重点工作,服务学校改革发展需要,加快科研管理服务改革,提速科研管理服务工作。
一、立足西北、服务地方,积极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学校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积极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校长傅德印教授带领课题组撰写的《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建议》被省委办公厅《甘肃信息》(决策参考)2017年第362期采用,为省委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庞智强教授的《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重点》调研报告,得到省委书记林铎、省长唐仁健的肯定。省委书记林铎批示“这份报告很有分量。调研充分,分析透彻,建议准确。请各位常委认真研读并思考,主管政府部门,如省发改委、农牧厅、财政厅、教育厅等都要分项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具体化、可操作,一家汇总,形成新的举措。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苏孜教授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提交的《关于加强我省农村文化建设提案》等5件提案,经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审核立案并提交相关单位办结,提案办理单位采纳其建议,反映良好,认为建议有思考、有价值、有见地。


二、突出特色、戮力合作,大力构建科研服务地方平台
将服务地方科研成果按照“批示类、提案类、内参类”等类别,明确纳入到考核指标中,为我校教学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服务地方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2017年5月,学校“甘肃省丝绸之路经济研究院”入选第二批省高校新型智库,此次获批的高校新型智库是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紧密结合甘肃“十三五”发展规划而确定的,旨在引导高校深化改革,突出服务导向,改善科研方式,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学校积极参与兰白试验区建设,踊跃参与甘肃省首届科技成果产学对接交流会。谋划与我校建立协作关系的省商务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等单位开展科研项目凝练合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三、外引内联、多措并举,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
2017年我校承办了“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第十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第十届中国R语言会议暨西北地区数据科学会议”、“全国财经高校图书资料2017年年度工作会议”、“2017全国实验设计及其应用研讨会”、“2017第四届西北金融高峰论坛”等学术会议,承办了甘肃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何鸿鸣研究员到校宣讲。2017年,我处联合各院部,共举办全校性学术报告82场次,积极邀请孙祁祥、余淼杰、何德旭、张晓峒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共举办了以“新时代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为主题的2期学术沙龙活动,促进青年学者科研思想碰撞交流。


四、精准施策、周密部署,实抓科研项目申报培育和立项
采取学术道德宣讲、项目申报辅导座谈、科研午餐会、学术沙龙、微信群交流等多种形式,超前谋划、精心组织,举办系列辅导活动。2017年,科技处共组织受理10类217项科研项目申报。共立项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39项,地厅级项目6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4项、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1项、全国统计科学项目3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软科学项目10项、知识产权计划项目2项;获得4项省高校战略研究项目、1项成果转化项目、1项协同创新团队项目。

五、凝聚共识、广纳谏言,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
2017年,遵循“目标导向、科学可行、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的原则,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兰州财经大学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兰州财经大学文学艺术创作成果工作量核算管理办法》2则。修订完善《兰州财经大学科研工作量核算管理办法》《兰州财经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兰州财经大学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兰州财经大学学术交流活动管理办法》4则。


六、凝练方向、整合资源,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深入贯彻全省科技大会精神,积极响应“高校协同创新科技团队支持计划”要求,初步制定了《兰州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讨论稿),为科研创新团队的凝练和构建提供了制度保障,形成激励制度。组织评议并向省教育厅推荐了“甘肃区域发展创新团队”“甘肃普惠金融协同创新团队”“空间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应用协同创新团队”等3项省高校科研协同创新团队项目。
展望2018,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新的一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将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科研制度创新,加强产学研协同,凝练特色科研方向,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激发科技研发活力,为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做出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