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与兰州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座谈会暨孙久文教授、张可云教授学术报告会在我校段家滩校区举行。

报告会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二级教授、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孙久文和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可云与我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相关教师就两校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情况做了交流。两位教授简要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并就我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从方向凝练、队伍建设、成果产出,以及积极与校内外资源对接等方面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报告会上,孙久文教授首先作了题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实践与未来趋势”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区域经济学科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了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并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区域格局的变化、区域规划、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热点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分享。
张可云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发力点”的学术报告。报告从“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生命周期与“穷、堵、老”的成因、区域分工与“穷、堵、老”的联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四方面展开,通过分析国内外一些地区的发展实例,指出区域发展的通病是“穷、堵、老”,在统筹区域发展中应联动治疗区域病,并从区域管理、区域协调机制的“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方向与促进地方发展四方面论述了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学校部分青年教师和经济学院全体研究生近两百人参加了学术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