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院长、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翻译专业博士生导师胡安江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思考”的学术报告。

胡安江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他认为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关于“走出去”的尝试,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现代性焦虑与文化复兴压力。然而,中国读者对于本土文学的极端漠视、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学的认知空白、英语世界对于翻译作品的先天歧视,以及翻译策略的决策偏失与本土传媒的制度缺陷,更是让此种焦虑与压力有增无减。这些症结性问题,是我们在中国文学“走出去”进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现实问题和决策问题,它们共同制约着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到多方合力、扬长避短、循序渐进,让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
外语学院200多名师生参与了学术报告,会后胡安江向师生们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研究生的招生情况,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并与师生们探讨了翻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拓宽了师生的研究视野,报告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