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兆路教授应邀在我校兴隆讲堂作了题为“国学的魅力”的学术报告。

吴教授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国学”的来源和内涵——国学不仅仅是指儒家经典,而是指中国人对自己本源文化的一种认同与信守,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赖以存在千年的文化基础,也是积淀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一种文化基因。

吴兆路从《诗经》到先秦诸子,从魏晋到大唐,从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通过分析《论语•季氏》、《古诗十九首》、《汉乐府》、《归园田居》、《和董传留别》、《声声慢》、《南吕•一枝花》、《双调•夜行船》等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饱含深情,夹叙夹议,让在场师生去感悟百花齐放的先秦诸子、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曹操、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遗世独立超越旷达的苏东坡、情感真挚细腻柔婉的李清照、慨慷悲歌乐观奋争的关汉卿、清朗俊雅疏宕宏放的马致远等等;通过列举孔子、孟子、张载、李贽、袁宏道、顾炎武、章太炎、胡适等思想家的文学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解读中国文化灵魂,深刻领悟国学精髓。
吴教授宽广的视野,渊博的学识使在场的师生收益良多,激发了大家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整个报告会在学生们和吴教授意犹未尽的互动中结束,使在场师生深切感受到了国学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