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讲座

作者: 时间:2016-11-08 点击数:

 

     校党委书记梁亚民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11月7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应邀做了题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柏正杰教授主持。    

报告会开始之前,举行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艾四林教授受聘为兰州财经大学客座教授,校党委书记梁亚民教授为其颁发聘书。    

聘任仪式后,艾四林教授从三个方面就“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发表了精彩演讲:一是文化自信的主体。这是解决谁自信的问题。艾四林教授认为文化自信的主体包括国家、民族和个人(尤其是文化人),是国家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和个人(尤其是文化人)文化自信的统一;二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这是解决自信什么的问题。艾教授认为,与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说法——如“时间都到哪里了”等——相比,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有西方政要说,中国不用怕,因为它只输出电视机而不输出电视剧。其中的要害就在于我们没有核心价值观的输出,而美国的影视剧却始终在以不同的形式向全世界输出其爱国主义和国家英雄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三是在学习中,更是在竞争中建立文化自信。这是解决如何自信的问题。艾四林教授指出,文化自信在封闭的环境中是建立不起来的;只有在开放的、平等的交流和竞争中才能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而在此过程中,必须自觉挺立主体性。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我们再不必仰视,也不必俯视,而是平视;我们不能只是被动的学习,更要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现在与西方国家是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学习。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才能真正抛弃小国寡民的心态,建立起与我国的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自信。清华大学已经通过慕课平台,在全球范围传播、共享“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艾四林教授的报告思维深邃、逻辑严谨、语言洗练、视野宽阔,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形势与政策于一体,具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说明力,赢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艾四林教授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    

学校有关领导、部分机关处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班级的学生六百余人聆听了报告。    

Copyright © 2023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Rights Reserved

兰州财经大学科技处(社会服务协作中心)  地址: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60